<DIV>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管辖小陇山林区的全部、西秦岭和关山林区的一部分,属于秦岭山脉西段,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兼有我国南北气候特点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场群。全局现有21个国有林场、15个经营服务单位,分布于甘肃省天水、陇南、定西三市的秦州、麦积、清水、武山、徽县、两当、礼县、漳县八个县(区),经营总面积83.02万hm<SUP>2</SUP>,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4.24万hm<SUP>2</SUP>。林区自然条件优越,动植物种类繁多,旅游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野生动物245科389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国家2级保护动物46种;查明昆虫1600多种;全林区分布有各类植物224科2700多种,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15种。全局有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DIV>
<DIV><B> 一、天保工程建设成效</B></DIV>
<DIV> 自1962年建局到1998年天保工程实施前,在国家林业局、甘肃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历届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和“以林为主、林副结合,培育为主、育用结合,全面经营、永续利用”的方针,大力开展次生林综合培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完成荒山造林、灌丛和低产林改造21.2万hm<SUP>2</SUP>,综合培育次生林41.8万hm<SUP>2</SUP>(次),为国家建设累计提供木材34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44.8%提高到54.6%,活立木总蓄积由2589万立方米增加到2771万立方米,年生长率提高到2.21%。天保工程实施后,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以天保工程建设为中心,全局林业建设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工程实施能力增强,效果明显。一是森林资源管护效果明显。全面停止了木材采伐,工程区经营性蓄积消耗调减为零。盗伐林木、乱占林地、乱捕滥猎现象基本杜绝,林区群众生活烧柴得到了规范管理,森林火灾、有害生物成灾率明显下降。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全局净增森林面积38180hm<SUP>2</SUP>,增加森林覆盖率4.6个百分点,净增森林蓄积量219万m<SUP>3</SUP>。二是公益林建设工程保质保量。通过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林区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河流泥沙含量下降,水源、河流等污染源减少,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多年少见的豹、林麝、羚牛、猕猴、黑熊、红腹锦鸡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多,林缘区野猪、野兔已量多为患,造成灾害。三是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宣传引导林区、林缘区群众转变林副产品加工、运输等生产经营方式,创办家庭小林场、育苗、养殖、旅游等项目。同时,林区群众生活燃料逐步被煤、沼气、液化气代替,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和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四是通过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种苗花卉等林业产业,开发新产品,打造小陇山品牌,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增强了全局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DIV>
<DIV> 2000年6月,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营造林工作先进单位”,同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国土绿化先进单位”;2001年10月,全国首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现场会在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召开,小陇山林区天保工程建设工作得到了广泛肯定和好评;2003年9月,被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2004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2005年4月,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365bet备用网址器工程示范点”,同年7月,又被确定为“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点”。</DIV>
<DIV><B>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B><B></B></DIV>
<DIV><B> (一)适应形势,加强组织领导</B></DIV>
<DIV> 1998年10月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实施,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根据工作重心的转移,及时成立了天保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同时,为了健全基层党的领导,21个林场全部配备了党支部书记;把一批有文化、懂专业、会管理、事业心强的年轻干部选拔、调整到各个领导岗位上,使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为实施天保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DIV>
<DIV><B> (二)强化管理,提高管护成效</B></DIV>
<DIV> 小陇山林区、林缘区有89个乡(镇)、1920个行政村,126.9万人。天保工程实施后,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按照“严管林”的要求,结合林区农林交错、管护难度大的实际,确定了“远封近分、层层承包、专群结合、加强管理”的管护模式,建立了森林资源管护体系,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DIV>
<DIV> 一是加强森林管护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管护格局。全局建立了森林公安、林政稽查、森林消防、森林巡护四支管护队伍,逐渐形成了一个专业执法和日常巡山护林相结合的局、场、管护站三级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防火了望台11座,各林场和管护站配备短波电台97部,设置管护围栏432.9km。</DIV>
<DIV><B> 二</B>是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制订了《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森林防火责任制》、《林地、林权管理办法》、《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法》、《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和办法,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DIV>
<DIV> 三是全面落实森林承包管护责任制。管护责任书将管护任务落实到人头、地块,坚持考核制度,突出工效挂钩,提高管护成效。正确处理林农关系,保护林区群众利益,开展林农协作,林场与当地乡镇、管护站与村组均签订联防协议,实行联防联护。</DIV>
<DIV> 四是坚持依法治林。对森林公安和林政稽查人员进行林业政策法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增强依法保护森林资源能力。加大各类林政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近6年来,林政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受行政处罚人数逐年减少,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重点、热点地区的毁林歪风基本杜绝,林区秩序进入建局以来最好的时期。</DIV>
<DIV><B> (三)整章建制,规范资金管理</B></DIV>
<DIV> 为了切实管好用好建设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天保工程建设对资金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的核算办法,通过认真调研,结合实际,在甘肃省率先建立和推行了会计委派制、资金报帐制和内部审计制。</DIV>
<DIV> 资金管理“三项制度”的实行,一是将财务活动由原来的事后监督管理变为事前预防控制,从源头上把住了资金使用关;二是规范了财务活动,为资金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提供了可靠保证;三是自查自纠和有效监督相结合,减少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2003年,国家计委重大项目稽查办国债建设专项检查组经过检查,认为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在资金管理方面做到了“专项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DIV>
<DIV><B> (四)质量为先,打造精品工程</B></DIV>
<DIV> 为了有效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步伐,在公益林建设中,总结经验,创新机制,严把“五关”,做到“五落实”,即设计关、苗木关、整地关、栽植关、验收关和地块落实、苗木落实、劳力落实、责任落实、奖惩落实。同时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起局、场两级公益林建设质量检查验收机构,从制度和组织上为公益林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工程化管理提供了保证。1999—2005年,全局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10.67万hm<SUP>2</SUP>,其中:人工造林3.92万hm<SUP>2</SUP>,封山育林5.41万hm<SUP>2</SUP>,抚育1.22万hm<SUP>2</SUP>,人工促进天然更新0.12万hm<SUP>2</SUP>,全面完成了公益林建设任务。经国家林业局和甘肃省林业厅检查验收,全局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91%以上,面积核实率达到100%。</DIV>
<DIV><B> (五)依托资源,发展森林旅游</B></DIV>
<DIV> 小陇山林区区位优势明显,景观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顺应旅游发展潮流,依托资源优势,积极调整林业产业开发思路,突出特色,努力打造“小陇山”品牌,培育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作为全局的主导产业之一。依法严格加强森林公园的建设与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措施,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对小陇山森林旅游进行宣传报道,并制作了大量的宣传画册、录像片等视听材料,扩大对外影响,提高知名度。同时,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了职工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旅游管理水平。累计投资达1.5亿万元,建成大自然国际旅行社,陇林饭店,麦积国家森林公园,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太阳山、卧牛山、三黄谷等3个省级森林公园,初步形成了合理的旅游格局。森林公园总面积达45383.7hm<SUP>2</SUP>,占全局森林经营总面积的5.97%,房屋建筑面积45678平方米,有接待床位1235个,具备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功能,旅游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以此为基础,开辟了多条森林旅游线路,森林旅游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带动地方经济和保护森林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全局森林旅游人数达到30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2万人次。</DIV>
<DIV><B> (六)科技兴林,提高经营水平</B></DIV>
<DIV> 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始终贯彻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并服务于生产这一主线,与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紧密协作,开展多方面的科学实验研究,完成的58个科研项目中,通过省部级和地厅级鉴定并获奖的有24项。其中《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小陇山林区华北、日本落叶松引种试验示范推广调查研究》、《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系列技术研究》、《小陇山欧洲云杉引种试验研究》等成果已成为我局次生林经营管理的主要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已取得了显著成效。</DIV>
<DIV> 近年来,先后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全局科技人员素质和科研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DIV>
<DIV><B>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点建设情况</B></DIV>
<DIV> 2005年,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分别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天保工程示范点”和“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点”单位。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紧抓机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天保工程的发展方向、森林资源的利用途径和可持续经营的培育方式,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森林经营体系,推进林区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为西部地区和全国的林业建设提供经验和样板。</DIV>
<DIV><B> (一)组织考察,成立专家咨询小组</B></DIV>
<DIV> 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在国内尚处在探索阶段,为了搞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点建设,制定符合小陇山林区实际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措施,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在方案制定前,邀请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的专家和局离退休老领导、老专家多次在林区进行考察调研,并组织召开了座谈会,讨论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为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点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聘请国内有关知名专家成立了专家咨询领导小组,为小陇山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DIV>
<DIV> (二)<B>编制方案,制定长远目标任务</B></DIV>
<DIV>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也是全局森林经营理念、林业管理方式转变的切入点。为了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全局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成立了方案编制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了《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点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2006年3月,甘肃省林业厅邀请国家林业局资源司、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西北调查规划院、兰州大学、西北师大、甘肃农大的有关专家,以及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对方案进行了评审并同意实施。根据示范点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了以建设优良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天然林近自然采育、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优良乡土树种营造、阔叶树种大径材定向培育等11种示范林1100 hm<SUP>2</SUP>,培育工业原料林10万 hm<SUP>2 </SUP>。计划通过15年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小陇山林区实际的森林资源体系、经营管理体系、监测评价体系和生态保护体系,使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年蓄积生长量提高30%。</DIV>
<DIV><B> (三)立足实际,开展可持续经营示范 </B></DIV>
<DIV> 一是通过对森林资源规划和调查,完成了森林资源效益监测评价体系的建设,合理确定了全局森林资源承载力和年采伐量。二是搭建数字林业平台,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提供硬件服务。三是引进先进技术,开展业务培训,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提供技术保障。2004年与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中心合作,实施了中德技术合作“中国西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项目,引进和推广德国近自然林经营理念和技术,全面提升小陇山林区森林经营水平。四是开展全局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确定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监测固定样地的布设数量和调查地类。</DIV>
<DIV><B>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B></DIV>
<DIV> 在今后的工作中,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以天保工程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DIV>
<DIV> (一)以“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点”和“365bet备用网址器工程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建立森林资源经营和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DIV>
<DIV> ( 二)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DIV>
<DIV> (三)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森林生态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特种动物养殖,进一步壮大产业实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IV>
<DIV> (四)以人才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林业实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促进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DIV>
<DIV> (五)以项目为载体,进一步做好林业建设项目的申报和资金筹措工作。</DIV>
<DIV> (六)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林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林区。</DIV>